譯聯10年翻譯品牌,20000家企業見證深圳翻譯公司
著名的釋意學派創始人之一勒代雷女士(1981)根據對一場真實會議同傳的分析曾經將同傳分解成為八個過程:
當我們在聽別人做同聲傳譯口譯時,總共可以分辨出8個過程,其中每一個過程都與好幾個其他的過程同時發生。當然,顯而易見的是,翻譯不會在同一個時間單位里同時完成這8個過程,而是在幾個過程之間過渡。
有些過程是經常性的,會不斷地表現出來:
1.聽
2.對語言的理解
3.把語言變成概念(把一連串的話語形成的一個語段與先前的知識綜合在一起,形成認知的記憶)
4.根據認知記憶來表達
其他的過程也是經常性的,只不過在表現上有間斷性。
5.整體環境意識
6.對聽覺的控制
還有的過程只是間斷性的,只是時而有所表現。
7.代碼轉換式的翻譯(術語的直譯)
8.想到一些特別的詞語。
(轉引自《口譯訓練指南》)
從上述八大過程中,我們不難分辨出對于譯員任務處理能力的要求具體有哪些:首先是聽和對語言的理解,要求譯員要有很強的聽辨能力;然后是語言轉化和認知記憶,其中涉及到的是譯員的短時記憶能力;然后是根據認知記憶來表達、包括術語直譯在內的代碼轉化式翻譯以及使用一些特別的詞語,這些則與譯員的語言表達能力高度相關;另外與整體環境意識以及譯員的聽覺控制甚至整個同傳過程都密不可分的,是譯員的協調能力。也就是說,要完成好同傳任務中的這八個過程,譯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