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聯10年翻譯品牌,20000家企業見證深圳翻譯公司
語義信息對等和風格信息對等必須服從于文化信息對等。換言之,在語義信息對等和風格信息對等與文化信息對等出現矛盾時,必須以文化信息對等為大局,以原文讀者反應和譯文讀者反應對等為目的。
必須說明,文化信息并不總是在語言中得以承載。換言之,原文中有時沒有承載文化信息,這時,譯者自然不必考慮文化信息系對等。但是,任何時候,譯者都必須以原文讀者反應與譯文讀者反應對等為最高標準。
那么,怎樣才能知道原文讀者反應與譯文讀者反應是否達到對等呢?當然我們不可能在翻譯時請原文讀者(主要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讀者)提供他們對原文的反應,只有在檢驗譯文質量時找以英語為母語的讀者以獲得他們對原文的反應來對比譯文讀者的反應。
但是國際商務英語的翻譯者本人就充當了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的雙重身份。當完成了信息傳遞,譯者必須將自己在理解了原文后所產生的反應與自己在讀譯文后的反應進行仔細的比較。這種比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譯者必須充分認識到他所傳遞的信息是否準確無誤,信息量是否最小限度地被丟失。要做到這一點,譯者必須正確理解原文,把握住原文的語義信息和風格信息。此外,反映在文化方面時,具有雙重身份的譯者的反應更體現一種復雜的心理反應過程,因為文化對等反應受譯者知識面、教育程度、本民族文化和英語國家文化底蘊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者不僅要有扎實的中文和英語知識基礎及其高超的英漢互譯技巧,而且需要有較好的本民族文化和英語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到。
此處的“對等”,我們指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等方面的對等,更重要的是效果上的對等。這里的對等是一種綜合關系,必須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